一、国际合作教育特色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国际合作教育学院招生简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盖莱默(Calument)校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缅因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教育。双方充分利用各自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共同组织专业管理团队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坚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吸收优秀教学内容,实现规范科学管理,培养德业双修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教学管理、语言训练、教材遴选、师资培养。国际合作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外籍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和一支合作教育办学经验丰富、管理理念先进、工作严谨务实、锐意开拓创新的管理队伍。
合作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包容了中外高等教育精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整合加入了外语类课程,使得毕业生具备熟悉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方面占据独特的优势,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施展才华。
二、国际合作教育学生培养模式
国际合作教育学生在我校学习期间的管理与我校普通本科生相同。学生在合作院校学习期间,根据合作院校的海外学生入学规则和当年的收费标准向合作院校交纳学费及其他有关费用。
我校与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有合作关系,学生出国学习时,可以选择的国外合作院校每年会有所变化,需根据出国当年的具体情况而定。国际合作教育学生培养模式分为两大类: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招生和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招生在黑龙江省招生计划上具有不同的学校代码,考生既可以单独填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志愿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志愿,也可以同时填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志愿和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志愿,但学校代码要填写清楚。
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要求高考英语成绩90分以上。同时对学生的经济能力要求也较高,另外课程是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需求和特色而设置的,希望考生在报考时要充分注意。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首先在我校相关专业进行前两学年的学习,取得赴合作院校学习资格,并获得签证后,大三年级起赴国外合作院校,在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大三、大四学年的学习。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不能赴合作院校学习者,大学前三年在我校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学习, 后两年转至哈尔滨工程大学相应学院继续学习,修业期满,符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颁发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证书。
●金融学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体系上与国际金融领域接轨,获得金融领域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是我校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为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而共同举办的。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管理,教学内容涵盖双方学校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基础课学习的同时,着重强化英语学习。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或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后着重专业课学习。
本专业旨在通过中外两种教育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金融业务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包容了中外双方教育的培养方式;在金融学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加入了英语课程,使得毕业生熟悉专业知识、精通英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可在国内以及英联邦国家和地区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施展才华。
开设的主要课程:英语类课程、数学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
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体系上与国际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接轨,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我校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为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而共同举办的。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管理,教学内容涵盖双方学校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强化英语学习。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后着重专业课学习。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员;理论与技术并重,加强实践环节,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教学单位、企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包容了中外双方教育的培养方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加入了英语课程,使得毕业生熟悉专业知识、精通英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可在国内外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施展才华。
开设的主要课程:英语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
(二)校际交流模式
校际交流是指,按照我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协议,经我校选拔批准的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完成本科培养阶段的部分学业,我校承认其在国外合作院校获得的学分。校际交流包括“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两大类。
短期交流是指,我校在籍本科生根据校际交流协议赴国外合作院校进行为期一般不超过一年的学习。
联合培养是指,我校在籍本科生根据校际交流协议分别在我校和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共同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对于达到规定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颁发我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并有机会申请国外合作院校的学士学位证书。
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
联合培养项目大部分学生在国外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都会选择在国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已经完成本科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按照专业的不同就业地域有所不同。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一般为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就业去向以金融机构为主,大部分毕业生在银行、会计事务所工作;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地域涵盖上海、大连、青岛等,就业去向以船舶行业为主,如船厂、设计院、研究所、船级社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地域涵盖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就业去向均为涉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如船舶系统工程部、北京360安全卫士等。
|
毕业年限 |
毕业人数 |
国内读研人数 |
国外读研人数 |
就业(升学)率 |
|
2007 |
37 |
2 |
35 |
100% |
|
2008 |
31 |
2 |
29 |
100% |
|
2009 |
29 |
4 |
25 |
100% |
|
2010 |
77 |
5 |
72 |
100% |
|
2011 |
137 |
5 |
127 |
100% |